如果天使有笑容,大概如此。
奠
如果天使有笑容,大概如此。
奠
最佳樂團的獎座再次回歸到五月天的手中,心情是安慰多於興奮。是年紀大了也好,明白遊戲規則也好,大概人到了某個階段(精神或年齡),對於外界的批判都有某種度的免疫力。要知道一個人是否在說真心話(真話跟真心話不同),我以為文字是最誠實的工具。因為語氣可以修飾,眼睛可以偽裝,唯獨文字,再雕琢再堆砌也掩蓋不了情感。沒有當下的感受,美麗的語言不過是空蕩蕩的軀殼。
因此,我相信陳信的批文是真心之言。
我承認自己是後知後覺的一群,由Micheal Jackson突然離世引發的平反潮,更加突顯作為「觀眾」的無知。娛樂的圈子是傳媒玩弄藝人的好場所,管你有多光明正大問心無愧,他們等待的卻是你一個無心之失或魯莽之言,然後小事化大無中生有就是他們的本領。誇張是宗旨,扭曲是真理。聰明的藝人知道要討好的不是粉絲和觀眾。作為最後接受資訊的普羅大眾,究竟消化了多少真實?當我們在竊笑或鄙視某些人的荒謬行徑時,被愚弄的究竟是誰?
純真變成邪念,沉默變成孤僻,要毀滅一個人格原來是多麼容易的事情!這是不是魔鬼的責任?這個問題令我想起一次氣結的對話。上星期,一名基督徙朋友問我︰「你覺得自己可以上天堂嗎?」我答︰「這件事的決定權不在我。」然後他就非常驚訝︰「為甚麼?難道你沒有這個信心嗎?」我答︰「我有信心不代表我可以,誰知道你的一生可以值得上天堂?」然後就是一番救恩論的詮釋,夠了,道理我都明白,道論嘛。最後都是回歸到老掉牙的問題,後悔了,知錯了,被原諒了,就可以上天堂?即是我不明白,你有甚麼資格說我的價值觀有問題?
我想起了《Monster》中一段小插曲。當天馬醫生準備在樹林射殺約翰時,遇上了一名老翁,老翁說他每天都在樹林中懺悔。他曾經是一名平和的青年,樹木中的小烏喜歡親近他,後來戰爭令他被迫加入軍隊,在一次執勤中,因被一名外國人發現身份,為了遵從軍隊的誡條,見者必死,他決定扣下板機,將這名既不是敵人又不具威脅的普通人擊斃。從槍聲響起的一刻,再沒有小鳥停靠在他身上,青年變成老翁,遺憾終此一生。當生命走到盡頭,他只有一個小小的願望︰「這遍樹林,大概不會再有人流血吧。」有些事情,不是在於寬恕與否。
我討厭將寬恕變成藉口,所謂良心好過一點,人始終逃不過面皮的枷鎖。
「右手行善不可讓左手知道」,當有人做到的時侯,嫉妒卻否定一切。
別再說是撒旦的引誘吧,人比魔鬼更可怕。
中國人
有生之年
請不要忘記廿年前的今天
廿年前
我們可以藉口少不更事
廿年後
我們無法不聞不問
不去維園
不要緊 新聞報章總有報導
時間倉促
不要緊 網路資源多得很
過了今天
我們還可以接觸
它們和他們
都值得我們去了解
別讓當天的血白流
只想說,如果這身裝束出現在旺角街頭某位妙齡少女身上,港女定必多了一個新形象。
又其實,我在旺角已經遇見類似打扮不下百次。
真心話,我很喜歡這位少女的配搭。
結論?
氣質這回事,果真可遇不可求。
圖片來源︰style-arena.jp